
《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印發(fā)一年,全國各中小學以“黨建+”為學校發(fā)展護航——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更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

清華附小將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堂搬到了圓明園和清華園中。 李 樺攝
在江西金溪縣有這樣一群教師,每天上班前都要佩戴上鑲嵌有鐮刀和錘頭的黨徽,黨徽陪著他們?nèi)胄@、進課堂。
在錦繡小學教師饒華飛看來,戴著黨徽上崗,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更是一份鞭策和驅(qū)動。黨徽在胸,提醒他時刻注重言行舉止,孩子犯錯時,黨徽會提醒,再多一份包容與耐心,面對留守學生,黨徽會提醒,再多一些關心和愛護。
戴著黨徽上崗,不僅亮明了黨員身份,更喚醒了黨員的擔當精神與責任意識。
中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鏈條最基礎、最關鍵的階段。2016年“七一”前夕,中央組織部和教育部黨組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加強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文件,也是新形勢下在中小學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
如今,《意見》印發(fā)整一周年,記者經(jīng)采訪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全國各地各學校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新途徑,從健全完善黨建工作管理體制、提升黨組織建設水平、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想辦法、創(chuàng)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