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走轉(zhuǎn)改”主題教育】
重溫“沂蒙母親”那句話:做一個中國人該做的事
■中國軍網(wǎng)記者 周小敏
任何能夠傳世的精神都不是單純靠總結(jié)和概括就能得以形成,它必須是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基因和時代脈搏相結(jié)合而成的產(chǎn)物。沂蒙精神也不例外。
泰山巍巍,黃河滔滔,東海茫茫,沂沭飄帶。40余名青年編輯記者剛一踏上沂蒙這片紅色大地,便深感華夏精神的廣度和深度。東夷文化博物館中,中華民族最早的先祖——東方上帝太昊(伏羲氏,風姓)的故事還在傳頌;古典園林式建筑中,書圣王羲之的洗硯池里仿佛還能嗅到筆墨的香氣;臨沂銀雀山上,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孫子兵法》依舊閃爍著瑰寶的璀璨;沂蒙紅嫂紀念館里,雕塑與照片講述著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沂蒙人民毀家紓難書寫擁軍支前的壯烈史卷……
臨沂東夷文化博物館。
臨沂,革命老區(qū)舊貌換新顏。
一種精神的形成,需要經(jīng)歷時間的考驗,需要一個個普通人、一代代熱血兒女前赴后繼,去經(jīng)歷血與淚的悲,去堅守柔與剛的壯。
“奶奶1888年生,1989年去世,活了101歲。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中國人,要做一個中國人該做的事?!敝v這句話的人叫于愛梅,是“沂蒙母親”王換于的孫女。在抗大一分校紀念館里,以《沂蒙母親和她的兒女們》為題的事跡報告會把記者的思緒帶到了歷史的烽煙之中……
“新紅嫂”于愛梅作《沂蒙母親和她的兒女們》事跡報告。
沂蒙紅嫂紀念館王換于展廳。
于愛梅的奶奶從小家境貧窮,19歲時嫁了人。舊社會里,婦女們身受重重壓迫,出嫁后連個名字也沒有,婚后就把夫家與娘家的姓氏合在一起,稱為于王氏。
抗戰(zhàn)爆發(fā)后,性格直爽、辦事干練的于王氏被當?shù)氐狞h組織培養(yǎng)成了抗日積極分子,號召婦女走出家門和男同志一起抗日。193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不久,她又被選為婦救會長和艾山鄉(xiāng)副鄉(xiāng)長。入黨不能沒有名字,當時有個八路軍干部就琢磨,從王家嫁到了于家,又是用兩斗米換來的,干脆就叫王換于吧。就這樣,年過半百的于王氏終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記者們參觀沂蒙紅嫂紀念館。
有句話叫“一個黨員一片天”。1939年,為了照顧八路軍和抗日干部的孩子,王換于提議在艾山鄉(xiāng)設立托兒所。第二年秋,鬼子瘋狂掃蕩,所有的機關(guān)都進行了轉(zhuǎn)移,托兒所的孩子當然也需要轉(zhuǎn)移。王換于主持召開緊急家庭黨員會,作出了把這些孩子轉(zhuǎn)移到自己家的決定。第一批轉(zhuǎn)來的就有27個,可孩子多、目標大,安全不能保證。為解決這個問題,王換于的兩個兒子在本村的后嶺壘了大地窖,挖出了小山洞,隨時準備藏孩子。孩子們進了地窖后很不適應,有一個哭的,其他的就都跟著嚎啕起來。每到這個時候,大人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萬幸的是日本鬼子沒找到洞口,有驚無險。
隨著抗日形勢的發(fā)展,進入臨沂一帶的八路軍和抗日干部越來越多,寄養(yǎng)在王換于這里的孩子也跟著多了起來,最多時達到了40個。在那個糧食稀缺的年代,大人們吃不飽飯,也就沒有多少奶水喂孩子,有些孩子因為先天營養(yǎng)不良,體質(zhì)很差。王換于就帶著兒媳婦挨家挨戶給這些孩子找奶媽,誰家的孩子不幸夭折了,就動員這位母親撫養(yǎng)一個需要哺乳的抗日將士的孩子。稍大一點兒的孩子,就委托抗日“堡壘戶”來照料。就這樣,這個村三個,那個村兩個,安排下去20多個孩子,而王換于自己家里撫養(yǎng)的孩子最少的時候也有十來個。為了照顧好八路軍的孩子,她給自家的孩子吃一些雜糧推碾出來的面糊,有一點兒白面就都留給八路軍的孩子吃。王換于對兩個兒媳說:“咱自己家的孩子沒了不要緊,有你們在還能生養(yǎng)。同志們?yōu)樵鄢錾胨?,孩子要是死了,就沒有了血脈,咱不能讓他們斷了根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