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發(fā)布:2019-03-29 09:16:36
梅生偉在清華大學的留影。資料照片
梅生偉(右一)姐弟的合影。資料照片
凌晨,西寧已經(jīng)睡著。從曹家堡機場到青海大學有40多分鐘車程。車上,司楊打開電腦,跟剛下飛機的梅生偉教授討論明天的工作。
晚上落地,處理完工作,第二天再坐飛機返京,抑或飛去下一個工作地點,這是梅生偉工作的常態(tài)。作為助手,司楊已經(jīng)習慣了這樣的工作節(jié)奏?!懊防蠋熣f,咱們手頭能做的就趕緊做,這樣不耽誤白天工作,效率還高?!彼緱钫f,早上總是能收到梅生偉入睡前發(fā)來的工作郵件。
梅生偉在清華大學研究能源電力已有20余年,現(xiàn)在是青海大學新能源光伏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主任,今年是他對口援青的第六個年頭,相較一般援青干部的3年期限,他已經(jīng)“超長服役”。清華大學和青海大學,相距1600多公里,讓他更為掛念的是海拔更高的那一個。
新疆伊犁長大的梅生偉,在新疆大學讀完本科后,長期在清華大學深造、工作。2010年,面對母校熱情邀約,梅生偉婉言謝絕了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職務。2014年,青海大學向他發(fā)出邀請,請他掛帥組建新能源光伏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他卻慷慨赴約。
一邊是資源深厚、有60年歷史的老牌學院;一邊是白手起家,一窮二白。母校領導、老師不解:“條件差,力量薄,你老梅到底圖個啥?”
“西電東送是國家的大工程,青海是清潔能源大省,怎么把它們有效利用起來,不僅是青海的課題,更是國家的大課題!”面對疑問,梅生偉將心里話和盤托出:“青海的基礎差,更需要我們發(fā)光發(fā)熱。”
司楊依然記得2015年初見梅生偉的那一刻。“不把青海大學的新能源學科建設到全國前列,我就不回清華!”梅老師的話,字字砸進司楊心里。
搞清潔能源,就是在跟老天爺打擂臺,水、風、光都不隨人的脾氣。梅生偉主持研發(fā)發(fā)電機組非線性魯棒勵磁控制器、交直流電網(wǎng)連鎖故障在線主動阻斷系統(tǒng)和無燃燒壓縮空氣儲能系統(tǒng),突破了發(fā)電機組抗干擾勵磁控制、大電網(wǎng)連鎖故障災變防治和高效物理儲能三大技術瓶頸,成果應用于我國數(shù)十個省級電力系統(tǒng)和多項國防工程。幾年來,青海清潔能源發(fā)展迅猛,創(chuàng)下了連續(xù)9天、196小時全部使用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發(fā)電供應全省用電的世界紀錄。
“拿多少項目,不是目的,咱們是給人民干事業(yè),目標越純粹,越能出成績?!比ツ?,梅生偉主持研究的交直流電力系統(tǒng)連鎖故障主動防御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為青海的清潔能源走下高原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持。青海的清潔能源不僅實現(xiàn)自給自足,還開始補給內(nèi)地——今年3月,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設計年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萬噸。
梅生偉操心最多的,是培養(yǎng)一支青海的本土人才隊伍。2016年,青海大學新能源學院成立,如今已有200多名學生。今年37歲的司楊,被梅生偉“逼”著去讀博士。“一個人給國家做貢獻的時間有限,未來還要靠你們年輕人。要把握每分每秒,讓清潔能源走下高原!”梅生偉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7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