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發(fā)布:2020-12-18 10:29:38
為了偉大夢想,致敬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回顧自己工作,嫦娥五號遙控軟件設計師劉辛認真地說:“其實,我就是個程序員?!?/p>
說著,劉辛不自覺摸了摸長發(fā)的發(fā)尾,微微笑著調侃自己:“雖然還沒像其他男同事一樣發(fā)際線告急?!?/p>
劉辛沒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有多特殊,不過就是每天泡在機房敲鍵盤、寫代碼、找“bug”,反復更新、反復測試。
“就是普通程序員的生活,特別枯燥。”機房沒有窗戶,劉辛常常從早上8點多坐進去,一坐就不知白天黑夜。
去年夏天機房沒裝空調的時候,他們擺了幾臺電風扇。熱得坐不住,大家就全都站在電腦前寫代碼。
時不時碰上靈感枯竭,劉辛就去跑步機上跑步,出一身汗,放空一下大腦,靈感也許就冒出來了。
有時候大學同學聊天,說起劉辛正在忙的“長征”“嫦娥”“天舟”“天問”,都覺得特別“高大上”。
“不過都是普通的崗位、普通的人?!眲⑿翆Υ酥弥恍?。
在劉辛身邊,有這樣一位年屆五旬的航天人——高級工程師張祖麗。她守著最后一崗,堅持要等到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成功才肯放心退休。
30歲的劉辛有些向往:“我挺想像她一樣,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p>
這份外人看起來頗有些神秘的工作,其實平淡而枯燥,隨著發(fā)射任務的增多日益繁忙。劉辛已經習慣了這份忙碌,以及忙碌后收獲的成就與自豪。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返回地球。負責月面遙操作的副主管設計師何錫明和團隊成員終于松了一口氣。
指控大廳的屏幕已經“飄紅”。何錫明和同事們滿面笑容地站在“任務圓滿成功”幾個火紅碩大的字前合影留念。
此時此刻,不論是冰封雪裹的四子王旗著陸場,還是夜色闌珊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或是坐落在大江南北的航天測控站,中國航天人正分立于不同的地理坐標上,共同分享這一瞬間的喜悅。
數(shù)不清的困苦與煎熬,最后都定格為屏幕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對年輕的航天人而言,這段為嫦娥五號而日夜奮戰(zhàn)的歲月,也許最珍貴的記憶就是平淡,他們不需要太多波瀾。
合影慶祝過后,何錫明和其他許許多多航天人就要從托舉“嫦娥”的歡慶中抽身,無縫切換到下一項任務中去。
到月球南極采樣返回、探測火星、建設空間站……為了把中國人的目光和足跡帶到更遙遠璀璨的深空,中國航天人馬不停蹄。
伴著“繞、落、回”三步走計劃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將再次開啟新的征程,踏著青春的節(jié)拍,以嶄新的“中國速度”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