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美元仍是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計價貨幣,其波動會直接反映到大宗商品上,這方面歐元的影響力還十分有限。
第三,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衍生品王國,其衍生品都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特別是當今全球金融系統(tǒng)聯系緊密,美國的許多金融衍生品賣到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從2008年次貸危機蔓延的過程看,往往是美國院里著火,結果受災更重的是歐洲。同時美國國債是許多金融交易的抵押品,美債被降級意味著交易成本增加,其對全球市場流動性的影響有多大,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但有意思的是,市場對美國國債和歐元區(qū)國債的認同并不一樣。在歐洲,一旦哪個國家國債評級遭降,其國債收益率就會提高,表明國債正遭到市場的拋售。而標普下調美國國債評級的消息傳出后,雖然全球股市大跌,但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升反降,表明市場此時仍然將美債作為避險工具。
筆者認為,美元、歐元國債收益率的不同走向,反映了市場對兩種國債的性質有不同看法。歐元“年紀輕輕”,歐盟特有的政治體制使成員國在協調財政政策上困難重重,而歐元區(qū)國家近年存在社會負擔沉重,勞動生產率低下,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問題,因此,歐元國債被當作了反映歐元區(qū)經濟狀況的鏡子。
美國則不然。美國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其金融游戲規(guī)則制訂者、科技領頭羊、軍事霸主的地位至今無人可及。雖然美國國債遭到降級,但市場仍相信,美國不會倒。或者說,如果美國倒了,其他國家可能會更糟。
總之,無論是美債還是歐債危機,都對市場信心形成了巨大打擊。而越是此時,信心的恢復就顯得越為重要。應該看到,歐債危機并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西班牙、意大利的經濟基本面還算健康,特別是歐洲火車頭德國上半年的經濟表現仍然良好。而美國債務被降級,并不意味著一定會遭到市場拋售。只要各方保持信心冷靜應對,渡過危機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