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2月3日電(記者樊曦、王爍)“鐵路架在半山腰,火車飛馳沖云霄?!闭驹诤幽鲜∪T峽市的隴海線楊連第橋下,遠遠就看到離地40多米高的橋梁下掛著一個木板,木板上隱約看到一個黃色的身影,在寒冬的山谷中如秋千般飄蕩……
這位在高空中“蕩秋千”的黃衣人就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工務段楊連第橋隧工區(qū)工長李玉斌。
早晨7點,天剛蒙蒙亮,李玉斌就和工友們拿著作業(yè)工具開始新的一天的橋梁維護,今天他主要的任務是給梁體的人行道下的鋼構(gòu)架托架進行檢查和除銹、油漆。只見李玉斌在確認好安全帶末端的鎖扣上護欄后,奮身一躍,翻出橋面,蹲在了懸在大橋外的一塊狹長木板上,稍微一用力,木板便隨著山谷中的風在高空中晃動不停。
“這算是橋梁工的必修課,剛上班的時候,師傅不讓干活,只讓上架,光坐著體驗,腿都嚇得直哆嗦?!崩钣癖笳f,現(xiàn)在他蕩著秋千看起來瀟灑自如,第一次“蕩秋千”時也嚇得不輕。
楊連第橋地處峽谷,位于兩山之間的一處風口地段。冬季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風,給橋梁檢修工作帶來很大困難,春節(jié)期間氣溫更是低至零下10攝氏度。上到橋面、下至墩臺檢修橋梁設(shè)施,別說干活就是站到橋上,再厚的棉衣棉褲、防寒手套都是擺設(shè)。橋梁工的手都凍裂了,遇到降雪,這里經(jīng)常是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雪都不會融化。而楊連第橋上的線路鋼軌、扣件和鋼梁及連接零件等零部件,極易發(fā)生斷裂,鋼梁容易出現(xiàn)鋼材脆斷、裂紋等安全隱患,為了保障大橋通車順暢,即使天氣再惡劣,李玉斌都要和工友們對大橋進行維護。
為了方便干活,李玉斌在作業(yè)時會盡量穿得輕便些,掛在橋下,風幾乎灌滿了他的衣袖、褲管,“掛在下面,風吹得鉆心冷?!崩钣癖箪`活地爬回橋上,搓了搓已經(jīng)凍僵的雙手,將安全帽趕快換成了棉帽。“安全帽都成了‘透風帽’了。”李玉斌笑著說。
春運期間,李玉斌每周都要帶領(lǐng)工友們對橋上護軌、螺栓、防爬器、枕木,橋梁下部墩臺、梁體、支座和梁體連接部件進行全方位檢修,防止斷軌和螺栓折斷,這些工作在平時每月才檢查一遍,而這短短40天,他們要付出比平時多2倍以上的精力,才能確保旅客列車安全正點通過。
始建于1923年的楊連第橋是以“登高英雄”楊連第名字命名的隴海鐵路八號橋,也是我國鐵路線上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橋梁。橋高47米、橋長172.5米,跨越深谷,山勢險峻,是隴海線上的最高橋梁。至今,當?shù)卮迕裰腥匀涣鱾髦@么一句話:“八號頂,八號頂,失手掉成餅;八號端,八號端,上橋如上天。”38歲的李玉斌是第三代楊連第橋的守護者,10年的艱苦歷練,練就了橋梁工的“十八般武藝”,如今,他也成為業(yè)務嫻熟、技術(shù)過硬、經(jīng)驗豐富的工長。
從小聽著爺爺、父親講楊連第烈士的英雄事跡,在英雄故事的熏陶下,李玉斌當兵復員后選擇了鐵路,主動申請調(diào)到楊連第橋隧工區(qū)。他時刻牢記祖輩和父輩的囑托教誨,傳承楊連第登高精神,精心養(yǎng)護橋隧設(shè)備,無論是橋梁檢修,還是隧道打冰,臟活、累活、險活他都搶著干。
2012年和2014年,楊連第橋上下行鋼梁橋?qū)嵤Q枕、除銹、噴鋅、涂裝和更換人行道板等施工,李玉斌堅持身先士卒,時刻沖在前、干在先,在時間緊、任務重、施工工藝復雜的情況下,主動請纓,帶領(lǐng)職工連續(xù)奮戰(zhàn)在施工現(xiàn)場,克服場地狹小、高空作業(yè)危險等困難,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務。
由于春運期間加開臨客列車,旅客運輸任務繁忙,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列車通過大橋,檢修任務繁重,保證行車安全責任重大。每年春節(jié),李玉斌都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崗位,應急值守。“我們要保證每一趟旅客列車安全正點通過工區(qū)管轄的橋梁隧道,讓廣大旅客平安回家過年,這10年我只回去過了2個年,家人也有埋怨?!崩钣癖罂粗砗蟮蔫F軌,頓了一下接著說,“理解萬歲唄?!?/p>
現(xiàn)如今,“登高英雄”楊連第在這里完成登高壯舉已經(jīng)過去69年了,一代又一代的鐵路人用實際行動繼承和發(fā)揚著“登高精神”,繼續(xù)肩負守護大橋安全暢通的偉大使命,在新的時代續(xù)寫新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