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指揮員要有顆“大心臟”)
提 要:指揮員的“大心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嚴格磨礪和潛心學習中鑄就的。
“平江起義團”團長滿廣志,率部建設我軍第一個信息化機步團,趟出了一條陸軍部隊信息化轉(zhuǎn)型發(fā)展的新路子,被譽為擁有一顆敢于擔當?shù)摹按笮呐K”。帶兵打仗從來就是勇敢者的事業(yè),非“大心臟”的指揮員不能擔當此重任。
“大心臟”,原為NBA常用語,通常稱那些敢于在最后時刻投出關鍵一球的球員具有一顆“大心臟”,以形容他們的果敢意志和超強能力。籃球場上,“大心臟”的球員好比“定海神針”,每每能夠力挽狂瀾、鎖定勝局;戰(zhàn)場上,同樣需要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心臟”指揮員。
“大心臟”,意味著敢于擔當。諾曼底登陸戰(zhàn)役中,盟軍最高統(tǒng)帥艾森豪威爾在下達登陸命令時,輕松地說:“讓我們干吧!”一個決心不僅關乎283萬官兵的身家性命,而且影響盟軍戰(zhàn)略行動的勝負。千鈞一發(fā)之際,指揮員的“大心臟”表現(xiàn)為橫刀立馬的膽識、化險為夷的本領、舍我其誰的魄力。局勢越是復雜,挑戰(zhàn)越是嚴峻,越需要指揮員敢于擔責、勇于負責、舍命盡責。
“大心臟”,意味著敢闖新路。戰(zhàn)勝不復,知變?yōu)榇?。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指揮員,帶不出一支能打勝仗的部隊。創(chuàng)新就要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面對各種風險的考驗。面對信息化戰(zhàn)爭的考驗,指揮員需要“更新更勇敢的頭腦”,勇于破除守舊觀念、守常思維、守成思想,遵循現(xiàn)代戰(zhàn)爭制勝機理謀創(chuàng)新,提高善謀打仗、能打勝仗能力。
“大心臟”,意味著敢打硬拼?!叭竹R鳴兮金鼓震,壯士激兮忘身命?!敝笓]員的血性特質(zhì),是對部屬最好的感召和號令。徐向前元帥曾說,在戰(zhàn)場上,子彈、炮彈常落在身邊,怕死還行?怕死就不能打仗。作為一個軍事指揮員,沉著堅定,從容不迫,很重要。遇到危險,你自己首先慌張起來,怕得要命,部隊不亂才怪呢。什么樣的指揮員帶出什么樣的兵。一名不畏強敵、敢于亮劍、帶頭沖鋒的指揮員,一定能帶出一支讓黨和人民放心、讓一切對手膽寒的部隊。
不結(jié)“千層繭”,難長“沖天翅”。指揮員的“大心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嚴格磨礪和潛心學習中鑄就的。一名指揮員只有不斷追求卓越、錘煉意志,勇于擔當重任、挑戰(zhàn)自我,一門心思謀打仗、聚精會神抓準備,才能在逆境、困境、險境、絕境中脫穎而出,穩(wěn)操勝券。
(作者單位:66188部隊)
(《解放軍報》2014年12月2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