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同志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的一生。他在入黨時就認識到:“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業(yè)’的一套,而要專干革命?!绷曋飨诩o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高度評價陳云光輝的一生,號召我們學習他堅守信仰的精神。不做“成家立業(yè)”的一套,對于今天的共產黨員,仍有教育意義。
我們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唯一的宗旨,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加入黨組織的人,不是為個人謀私利;黨奮斗的目的,也不是為哪一個人的“家”、哪一個人的“業(yè)”。許多像陳云一樣的共產黨人,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為了使大多數(shù)人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主動舍棄了已有的家業(yè),走上革命和奮斗的道路。
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出生于一個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鴉飛不過的田產”。為了救國救民,他拋家舍業(yè),燒掉田契參加革命,與周恩來等一起,參加和領導了南昌起義,奮斗畢生而信仰彌堅。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于萬一?!睘榱巳嗣裥腋!⑼炀让褡逦M?,走出豪門之家、舍棄萬貫家產者,豈止彭湃一人?翻開黨奮斗的歷史,拋家舍業(yè)者,何止千千萬萬?僅紅巖革命烈士中,當時的大部分人,都有優(yōu)越的生活,如果為個人計,他們完全不用舍棄家產與生命而革命和奮斗。為了理想和信仰,他們義無反顧地舍棄了。
遠離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跨過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時期,穿越激情燃燒的建設歲月,在時間的流逝變遷中,少數(shù)黨員干部漸漸淡忘了當初的奮斗目標,思想和行為違背根本宗旨。有的入黨不是為了作貢獻,而是想從黨這個大鍋里吃飯,撈一點好處、攫取一點利益,因而在權力和利益面前拋棄理想、信念,喪失原則、紀律,甚至以權謀私、貪贓枉法,公然違背黨的性質宗旨,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
哪一個黨員入黨時,沒有鄭重地舉起自己的拳頭,在鮮紅的黨旗下莊嚴宣誓;哪一個黨員宣誓時,沒有朗然背誦: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為什么有人中途改轍、走上與自己的誓言完全相反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放松思想改造、放棄理想追求。理想信仰一失,則無所不為,如野馬狂奔,不至毀滅而不止。
現(xiàn)在,我們正行進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中。面對艱巨繁重的建設任務,面對“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的改革,最需要堅守信仰、發(fā)揚犧牲奉獻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想自己的家、自己的業(yè),偉大的事業(yè)必定無法完成,莊嚴的使命必然承擔不起來。作為一名黨員和黨的干部,就應像習主席要求的那樣,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練就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鑄牢堅守信仰的銅墻鐵壁,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摘自作者在南京理工大學機關黨課教育上的輔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