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同志把人民看得很重,人民也把他看得很重”
——習近平在正定
采訪對象:趙德潤,1946年生。擔任新華社記者期間,曾采訪習近平同志寫成通訊《正定翻身記》,發(fā)表在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上。2009年退休。
采訪組:記者 邱然 陳思 黃珊
采訪日期:2017年3月23日
采訪地點:中央黨校電視臺演播室
采訪組:趙德潤同志,您1984年采訪習近平同志的報道《正定翻身記》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這也是他的名字第一次在《人民日報》出現(xiàn)??梢哉f,這篇報道具有特別的價值和意義。
趙德潤:改革開放初期,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帶領人民改寫了“高產窮縣”的歷史,我有幸見證并記錄了這段歷史。我一直不知道這篇報道是“第一次”。十八大之后,《人民日報》推出一個重點報道——《七常委與〈人民日報〉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這個報道把每一位常委第一次被《人民日報》報道和署名文章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的情況做了梳理。我后來得知,發(fā)表在1984年6月17日《人民日報》二版的通訊《正定翻身記》,是習近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人民日報》上。而習近平同志署名文章《中青年干部要尊老》同年12月7日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1984年這一年,習近平同志兩次上《人民日報》,這也正是他在正定干得風生水起的一年。
采訪組:1984年您到正定采訪,是上級派給您的任務嗎?
趙德潤:不是。一般說來,記者采寫文章,有“規(guī)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墩ǚ碛洝愤@一篇不是“規(guī)定動作”,不是誰派的任務,而是我的“自選動作”。
1984年,我在新華社河北分社工作。當時,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村的經濟模式也正處于變革和爭議的初期。石家莊地區(qū)是我國北方的糧食高產區(qū),而正定縣特別突出,是河北省第一個糧食畝產“過黃河”“跨長江”的縣,也是有名的“高產窮縣”。糧食產量很高,老百姓卻很貧困,甚至吃不飽肚子。實際上,整個石家莊地區(qū)都是這樣的情況,只是正定更具代表性。出現(xiàn)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是當時農村經濟受“以糧為綱”的束縛。那個時候,新華社發(fā)過《從“極左”的影響下解放出來》等文章,主要報道沖破“左”的思想束縛,給農民更多自主權,大力發(fā)展多種經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這些報道有些是我參與的,有些是分社其他記者寫的,在當時比較有影響。人們由此更加了解“以糧為綱”的禁錮,導致農村多種經營發(fā)展不起來、群眾生活貧困等問題。例如,有很多地方不允許農民種棉花和瓜果蔬菜,為了保持“糧食高產縣”的桂冠,糧食種植面積說什么也不能降下來;甚至有些地方,農民自己種了瓜,大隊干部還要給犁掉,重新種上糧食。有一篇文章《毀瓜的風波說明了什么?》,專門批評了這件事。
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轉化變遷、新舊思想交鋒、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意識亟待轉變的時代,我自己對農村經濟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就一直尋找農村變革的典型。有一次,我參加河北省委一個會議,時任石家莊市委書記賈然同志向我介紹了正定縣的變化,說來了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思想解放,工作干得不錯,很快改變了正定縣的面貌。會后,我專門收集了正定縣的相關材料,發(fā)現(xiàn)這個縣大力發(fā)展多種經營和工副業(yè)生產,群眾收入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卻沒有掉下來。也就是說,這個典型的“高產窮縣”保持了高產,同時也摘掉了“窮縣”的帽子,發(fā)展工副業(yè)對糧食產量并沒有產生不利影響。我眼前一亮,決定抽時間到正定一探究竟。于是,通過正定縣通訊組長高培琦與習近平同志約好時間,就直接跑到正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