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wǎng) 發(fā)布:2018-12-13 12:59:28
一名95后南京女孩的感觸
億萬華夏兒女永恒的共鳴
歷史,對于23歲的南京姑娘齊笑菡來說有些生硬。但作為一名南京人,她的成長之路難免與“南京大屠殺”“國難”這樣深沉肅穆的辭藻碰撞。
對于“12月13日”,齊笑菡懷有復(fù)雜的認(rèn)知。從小她便意識到這是個“不能忘”的日子:長輩嚴(yán)肅的面孔,各種紀(jì)念儀式,壓抑的氣氛,還有震徹心房的警報聲。
直到考入軍校離開南京,接觸到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群,齊笑菡才意識到,這個日子不僅是南京人解不開的心結(jié),更是歷史留給中華民族一道痛苦的傷疤。
2018年12月13日,第5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發(fā)生81年后,齊笑菡與戰(zhàn)友們通過視頻,靜候紀(jì)念時刻的到來。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shè)立五年來,每到這一刻,國人心中的傷痕都會格外地痛。
一聲長長的警報,往往會喚醒塵封的記憶。
沒有約定,沒有組織,腳步匆匆的人流佇足默哀,路旁執(zhí)勤的士兵脫帽致敬,大街小巷的車輛同時??盔Q笛,忙碌的長江水道響起悲愴的長號……80多年前的沉重穿越時空,如響鼓重槌砸在每個人的心頭,整座城市籠罩在悲鳴和哀悼之中。
齊笑菡等著盼著,不經(jīng)意地摩挲了一下手中軍帽的金色帽徽,她感到所有戰(zhàn)友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這個“南京人”的身上。層層加固的記憶裹挾著現(xiàn)實感觸翻涌而出,親人的悲痛落淚,老師授課時的怒目圓嗔,人們遺憾的神情,戰(zhàn)友們的義憤填膺……
這是一段不僅僅屬于齊笑菡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