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4日上午,記者在泉州港登上艦船,隨海警某支隊35105艦出海巡航。艦船犁開波浪,成群的海鷗歡快地追逐著螺旋槳卷起的浪花。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艦出泉州港 犁浪巡海疆
——隨海警三五一○五艦出海見聞
■解放軍報記者 代 烽 通訊員 羅文炫 李 晨

海警某支隊艦艇編隊巡航。李 晨攝
“小梅正吐黃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笨缛胄履甓鹊娜?,處處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
宋元時期,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1月14日上午,記者在泉州港登上艦船,隨海警某支隊35105艦出海巡航。艦船犁開波浪,成群的海鷗歡快地追逐著螺旋槳卷起的浪花。
“支隊轄區(qū)海岸線長近千公里,海域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支隊官兵主要擔負著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打擊海上違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等重任?!敝ш犝瘲顟c勇介紹說。
海上波翻浪涌,艦船被海浪高高拋起,又重重落下,不時有大浪打到前甲板上來。
記者感覺頭有點暈,問艙內的官兵:“你們暈船嗎?”副支隊長金小龍回答:“碰上大風浪也會暈!”說著,他指著艦艏的錨燈桿講述了一個情景。
2015年底,金小龍帶隊到某海域維權,碰到惡劣海況,風浪等級接近艦船所能抵御的極限。頂風破浪航行,幾百噸的艦船在大海里前俯后仰、左搖右晃,不少平日不怎么暈船的官兵都感到眩暈。在大風大浪中連續(xù)航行40多個小時,才順利抵達預定區(qū)域。
“老祖宗留下的海洋國土,一寸也不容丟失……”在任務海域,支隊官兵莊嚴宣誓。
錚錚誓言,猶如沖鋒號角。面對任務需求,該支隊重點開展海上反襲擊、反劫持、反盜搶等處突演練,探索海上戰(zhàn)術配合、聯勤聯動等合成執(zhí)勤作業(yè)模式,拉近從“操場”到“戰(zhàn)場”的距離,進一步提升了部隊實戰(zhàn)能力。
巡航!巡航!
“除了維護主權,我們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打擊海上違法犯罪?!睏顟c勇說,每次巡航對犯罪分子都是威懾。
在高利潤誘惑下,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選擇在夜間以及大風、大霧、大浪等惡劣天氣走私。
2017年5月的一天清晨,泉州灣籠罩著濃濃的白霧,海警35004艇官兵緊急出航。
“同志們,今天霧大,能見度不足1海里,出港航道附近漁網多,瞭望哨要提高警惕。”艇長張聰邊航行邊部署。
9時許,太陽緩緩升高,霧氣慢慢散去,海面上看似平靜。
“航海長,打開光電監(jiān)視系統(tǒng),加強搜索?!睆埪斚逻_指令。數分鐘后,光電監(jiān)視系統(tǒng)畫面顯示,西南方向3海里處,有一艘可疑運油船。
全速接近運油船后,張聰迅速組織跳幫,成功控制嫌疑船舶,查獲非法走私成品油800噸。
巡航!巡航!
一路航行,記者見海面上各種養(yǎng)殖網箱星羅密布,各類船只來回穿梭,一片繁忙。
“泉州市漁業(yè)發(fā)達,有深滬、祥芝、崇武等多個大型漁港,各大漁港魚商云集、百舸爭流。然而海況瞬息萬變,危險隨時可能發(fā)生?!敝ш犻L葉昇告訴記者。
2016年5月7日凌晨1時許,支隊“海上110”指揮中心接到報警:“閩獅漁07107”號漁船在南北尾嶼觸礁擱淺,13名船員被困,請求出警救助。
據海圖顯示,事發(fā)海域礁石林立、漁網密布,沒有適合海警艦艇航行的航道。大艦進不去,小艇抗風浪性能差、危險性大,咋辦?
“寧可自己冒風險,也要讓百姓盡快脫險?!碑斎論撝蛋嗳蝿盏暮>?5051艇立即組成搜救小組,駕駛適合通行狹窄水道的快艇趕往事發(fā)海域。在克服濃霧、礁石、狹窄水道等多重困難后,救援官兵成功開辟一條生命通道,迅速將13名被困船員救出。
“不怕狂風暴雨,不怕惡浪滔天?!比~昇介紹說,近年來,支隊與漁政、海事、海監(jiān)、搜救等多個相關海上職能部門建立了聯勤、聯動、聯防機制,做到“第一時間出警、第一時間救助、第一時間移送”,著力打造海上生命救助“綠色通道”。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越往外海走,海面越開闊,海警官兵駕駛艦船馳騁海疆,忠誠守護在這片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