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二—— “失蹤”的士兵是無意間走錯了路嗎?
在說這個事情之前,先來看看與這件事極為類似的“藏本英明失蹤事件”。
1934年,日本駐南京領事館副領事藏本英明接到上級命令,要他自殺殉國,日本政府計劃以此來要挾中國當時的政府,最終攻占南京。藏本英明接到命令后,準備在死之前好好吃一頓,于是便到了當?shù)氐囊患倚★埖觑柌鸵活D。吃完飯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財物已經(jīng)被搜刮完畢,于是便把袖口上的黃金紐扣留下來抵債。這之后,藏本英明便躲到了南京紫金山附近,隱居起來,以為這樣也能達到日本政府要挾中國政府的目的。與此同時,日軍便開始實施原本的計劃,豈料,根據(jù)金紐扣的線索,中國當時的政府很快找到了藏本英明,于是日軍的計劃也就破產(chǎn)了。
其實盧溝橋“失蹤”的那個士兵就是另外一個版本的“藏本英明”。
日本東洋協(xié)會調(diào)查部于1937年7月下旬調(diào)查繪制的軍事地圖
為了達到與中國開戰(zhàn)的目的,日軍便安排這個在日本軍中地位最低的士兵到中國守軍的陣地,希望中方殺死這個“誤闖”陣地的日本士兵,但是結果卻是這個士兵在聽到槍聲后便很快回到了日軍的隊伍中。之所以說這都是安排好的,那是因為在一份日本公布的資料當中,清楚地提到了這次事先計劃好的“挑釁事端”,盡管沒有詳細提到如何實施挑釁。當晚“失蹤”了的日本兵志村菊次郎,日軍為了掩蓋真相,隨后安排其退出現(xiàn)役,遣送回國。1944年,日本在亞洲戰(zhàn)場已呈強駑之末,志村菊次郎再度入役,是年10月在緬甸被孫立人的部隊打死,為日本的侵略戰(zhàn)爭充當了可憐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