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記
軍營用網點滴記錄
廣州軍區(qū)某海防團
用好網絡教育平臺
本報訊 吳俊、梁淼隆報道:廣州軍區(qū)某海防團投入資金鋪設維護海底光纜、購買設備、開發(fā)軟件,搭建網絡平臺,采用拍攝專題片、編輯電子圖書、開辦軍史網站等方法,充分挖掘紅色資源,宣揚身邊典型,使政治工作更具時代性和感染力?!叭f山海戰(zhàn)革命烈士祭拜網”“海防論壇”“信息窗”等成為官兵汲取精神養(yǎng)分的沃土,大大激發(fā)了官兵的訓練熱情。
第14集團軍后勤部
定制網絡素質套餐
本報訊 李希敏、楊俊偉報道:針對網絡媒體給部隊管理教育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第14集團軍后勤部在網絡專家的指導下,給機關和直屬分隊官兵量身訂制了包括網絡基礎知識、網絡運用、真假信息識別、應對網絡媒體等在內的“網絡綜合素質套餐”,每個季度設定一個主題舉辦討論活動,提高了官兵對“如何面對網絡媒體的海量信息”等問題的認識。
沈陽軍區(qū)某倉庫
微博促進理論學習
本報訊 陳鶴、劉吉報道:沈陽軍區(qū)某防化器材倉庫結合青年官兵時代特點,組織倉庫宣講團成員依托局域網建立個人微博,開設“微博你我”欄目,官兵在學習習主席重要論述時可以自主選擇“理論明星”提問、交流。該倉庫每周組織“理論明星”進行一次專題研討,提高理論學習答疑水平,保證釋惑質量。目前,已通過微博累計解答官兵提問357次。
(《解放軍報》2014年10月17日 第1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