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特色
1)顱底神經外科: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科即開始著力于顱底臨床應用解剖研究,并結合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使顱底外科技術逐步形成了較為突出的技術優(yōu)勢,手術質量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經單側鼻腔-蝶竇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經顳下-天幕入路巖斜區(qū)腫瘤切除、經擴大的雙側額下硬膜外入路切除篩蝶巖斜區(qū)腫瘤、經胼胝體入路第三腦室腫瘤切除、經天幕上或Popen入路四疊體區(qū)腫瘤切除、經乙狀竇后鎖孔入路橋小腦角腫瘤切除、經翼點入路海綿竇腫瘤切除、經遠外側入路枕骨大孔區(qū)腫瘤切除、經前縱裂-胼胝體入路鞍上區(qū)巨大腫瘤切除、經口入路下斜坡腫瘤切除或齒狀突切除等高難度顱底外科手術業(yè)已成為我科標志性技術特色之一。此外,腦深部腫瘤、腦干區(qū)腫瘤等疾病的顯微外科手術方面也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手術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特別是近10年來,結合神經導航手術、神經內鏡手術及虛擬現實技術等開展的鎖孔手術等微創(chuàng)神經外科手術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療效。
2)立體定向外科:立體定向外科是我科傳統(tǒng)優(yōu)勢技術。自1981年開始,我科在國內少數幾個醫(yī)院中,較先開展了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病、癲癇、摘除顱內金屬異物等,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并于上世紀80年代自行研制了FN-89腦立體定向儀,突破了傳統(tǒng)的立體定向儀僅能X線定位的局限性,成為國內首套可以同CT/MRI影像結合定位的定向儀,并先后在國內20余家醫(yī)院推廣應用,用于深部腦腫瘤活檢、腦膠質瘤的間質放療、囊性顱咽管瘤儲液囊埋置加囊內放療,以及腦膿腫穿刺引流、顱內血腫定向穿刺、腦內核團射頻毀損等手術,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特別是近10年來,先后引進德國N-50型射頻儀、腦室內窺鏡系統(tǒng)、激光定位器及立體定向開放性頭環(huán)、神經導航及虛擬現實手術計劃系統(tǒng)等設備,結合現代磁共振技術,更為深入地開展腦立體定向手術及臨床研究。立體定向直視下顯微手術是我科立體定向外科的核心特色,該技術大大減少了手術創(chuàng)傷與術后并發(fā)癥,目前已完成了愈3000例的立體定向手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3)功能神經外科:我科在80年代開始開展的大量帕金森氏病、癲癇等神經功能性疾病立體定向手術基礎上,于2005年正式成立功能神經外科專業(yè)組,成為福建省首支專業(yè)開展顱腦功能性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團隊。專業(yè)組打破傳統(tǒng)的神經內、外分科格局,集資深的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影像、神經康復及神經生理等專業(yè)醫(yī)師于一體,各取所長,相互補充,使顱腦疾病獲得更為科學的診療。團隊依托醫(yī)院先進的神經醫(yī)學影像設備(如PET/CT、高場強MR、多螺旋CT等)及腦科中心的先進手術設備(ZD立體定向手術系統(tǒng)、FischerX-刀治療系統(tǒng)、N50射頻治療儀、Stealth Station神經導航系統(tǒng)及NC4手術顯微鏡等),較為全面地開展了神經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治療,在省內富有特色并具有明顯優(yōu)勢。尤其在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等顱神經血管壓迫癥的微血管減壓手術、帕金森氏病的腦內核團毀損或腦深部電刺激術(DBS)、痙攣性斜頸及腦性癱瘓的選擇性神經根切斷術、以及各類頑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療方面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4)血管神經外科:自1978年開展顯微下顱內外血管吻合術以來,血管外科技術在我科歷經30余年的發(fā)展,也成為我科重要的特色技術之一。尤其近10年來,隨著血管成像技術的發(fā)展,血管外科進入了快速發(fā)展階段,年均完成血管畸形、腦動脈瘤等各類腦血管外科手術200例以上。尤其在大型或復雜性動脈瘤的直接手術、缺血性腦血管病或特殊動脈瘤的顱內外血管搭橋、大型或復雜腦動靜脈畸形的直接切除、硬腦(脊)膜動靜脈瘺的手術治療、頸內動脈內膜剝脫術及煙霧病的血管搭橋或EDAS/EMAS等血管外科手術方面均進入了國內先進水平行列。
5)介入神經外科:上世紀90年我科在福建省內率先開展腦動靜脈畸形、頸內動脈海綿竇瘺等腦血管病的血管內栓塞治療。近10年來,利用微導管技術并借用三維DSA進行各類腦血管畸形、動脈瘤、海綿竇動靜脈瘺、硬腦膜動靜脈瘺等疾病的血管內治療近2000例,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在福建省內及軍區(qū)內處于領先地位。尤其在各類復雜腦血管畸形的ONYX膠栓塞、復雜腦動脈瘤的血管內支架輔助下栓塞、急性腦栓塞的介入溶栓治療、顱內靜脈竇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療、顱內外動脈狹窄的血管支架植入術、顱底復雜腦膜瘤和血管瘤的手術前介入栓塞等技術方面頗具特色,在國內也處于先進水平。
6)?立體定向放射外科:自1991年以來,我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的基礎及臨床研究,采用立體定向等中心放射治療的方法治療腦深部血管畸形及小型腫瘤,在臨床上應用取得成功。1993年自行研制了FN-X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定向儀,1996年又引進了德國FischerX-刀系統(tǒng),大量開展腦轉移性腫瘤、手術殘余腫瘤、腦深部及重要功能區(qū)小型腫瘤或血管畸形、以及三叉神經痛等疾病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截至2010年12月,應用X-刀共治療各種顱腦疾病近3000例,積累了豐富經驗,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7)癲癇外科:我科長期致力于頑固性癲癇的外科干預研究,先后于91年、94年分別引進了國產和進口的癲癇手術定位系統(tǒng),嚴格按照癲癇診療國際標準開展癲癇外科工作,癲癇手術量逐年增加。2004年成立了癲癇治療研究中心并引進了日本光電癲癇刀系統(tǒng),使癲癇外科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近6年來,采用視頻腦電圖、顱內電極、fMRI及PET/CT等綜合手段進行手術前評估與致癇灶定位,并采用術中皮層腦電圖監(jiān)測、神經導航等多種當前最先進的方法引導致癇灶切除術、胼胝體切開、海馬杏仁核、前顳葉切除及大腦半球切除等個體化癲癇手術,手術有效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每年精確診斷癲癇患者2000余人次,完成癲癇手術300余臺,在頑固性癲癇的顱內電極埋藏及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8)脊柱脊髓外科:近幾年來,脊柱脊髓外科在我科得到了高度重視并成立了亞專業(yè)組。團隊成員堅持微創(chuàng)理念,采用顯微外科技術,并結合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神經導航等多項輔助技術開展脊柱脊髓外科,同時,與時俱進地吸收了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經驗及手術理念,重視手術通路的解剖學復位(蛛網膜縫合、椎板復位固定等)及脊柱的穩(wěn)定性,保證了手術質量,并大大降低了少數風險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尤其在長節(jié)段髓內室管膜瘤、髓內海綿狀血管瘤、血管母細胞瘤等髓內病變及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的手術方面見長。在顱頸交界區(qū)畸形手術與固定、齒狀突骨折經口切除、頸椎病經前路減壓與固定、腰椎間盤的顯微微創(chuàng)手術等方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9)小兒及神經內窺鏡外科:小兒神經外科近幾年迅速崛起,亞專業(yè)團隊初步成型。針對小兒自身生理特點及相關顱腦、脊髓疾病的診療規(guī)律,著重開展小兒神經外科圍手術期的處理及術中麻醉的相關研究,在先天性狹顱、兒童腦積水、脊髓栓系、腦膜-腦膨出及兒童顱內腫瘤等疾病的診療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尤其在新生兒顱內腫瘤及自發(fā)性出血的外科處理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嘗試,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成績。同時,近年來,神經內鏡外科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利用神經內窺鏡技術分別開展了內鏡直視下、內鏡控制下、內鏡輔助下的各類手術,大大減少了手術的創(chuàng)傷并提高了手術療效。尤其在兒童腦積水、顱內蛛網膜囊腫與上皮樣囊腫、嚴重腦室內感染及腦脊液鼻漏等疾病內鏡下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0)神經康復科:2007年正式成立神經康復病區(qū),引進了4名專業(yè)康復師及近500萬元的神經康復設備,開創(chuàng)了神經外科與神經康復無縫銜接的新治療模式,并促進了學科更為全面的發(fā)展。目前開展了各類康復訓練、雙通道生物刺激反饋(神經功能重建)、腦電仿生電刺激、面神經癱瘓治療和空氣壓力波治療等多種項目,為神經外科患者的順利康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保障,治療總體有效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