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第80集團軍某旅“大胡莊連”舉行一場特殊的入連儀式——
迎接英雄“回家”
■解放軍報記者 宋子洵 特約通訊員 付君臣
這天上午,第80集團軍某旅“大胡莊連”榮譽室里,官兵整齊列隊,4名標兵手捧托盤緩步走至隊伍前,將4枚姓名牌莊重地擺放其中。
“這是李銀志、王麥柱、陳登州、王忠珍4位英雄的姓名牌。這次入連儀式的主角并非新兵,而是在大胡莊戰(zhàn)斗中犧牲的革命先烈?!痹撨B指導員告訴記者,1941年,連隊前身部隊在淮安縣茭陵大胡莊,拼死阻擊數(shù)倍于己的敵軍,戰(zhàn)斗結束,全連82名官兵壯烈犧牲,僅有1名戰(zhàn)士幸存。
“英雄故事被人們銘記,但很多英雄的名字無人知曉?!鞭D身看向身后的烈士英名墻,指導員感慨道,在這面烈士英名墻上,本該有82位烈士的姓名,但目前只有16位得到考證。
近年來,每當連隊有無名烈士的姓名得到考證,他們都要舉行隆重儀式,迎接英雄“回家”。
讓無名者“有名”,接英雄“回家”,既是烈士家屬的心愿,也牽動著“大胡莊連”每名官兵的心。自2015年起,連隊與駐地有關部門聯(lián)合組建“烈士尋親隊”,足跡遍及多個省份。
參與尋找烈士多年的大胡莊八十二烈士陵園工作人員胡衛(wèi)華,通過視頻遠程參與了儀式。他介紹,這4位英雄的名字是去年剛得到考證的。上午10時,入連儀式正式開始。連長依次宣讀烈士姓名,并從4名標兵手中接過烈士姓名牌,張貼在英名墻上,現(xiàn)場響起熱烈掌聲。
記者隨官兵一起為英雄獻花,并向英名墻敬禮。受大胡莊八十二烈士事跡影響入伍的江蘇籍戰(zhàn)士李永康說:“成為‘大胡莊連’戰(zhàn)士,我感到無比光榮,一定發(fā)揚連隊‘敵眾我寡敢上、強敵無畏敢打、寧死不退敢拼’精神傳統(tǒng),為連隊建設發(fā)展貢獻力量?!?/p>
在嘹亮的連歌中,儀式接近尾聲。歌聲越唱越高昂,信念越唱越堅定,官兵紛紛表示:“請英雄放心,我們一定當好新時代‘大胡莊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