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冬日,皚皚白雪覆蓋樹枝。山林中,隨著一陣急促的哨聲響起,火箭軍某部發(fā)射營官兵聞令而動,駕馭戰(zhàn)車向預定地域挺近。
占領陣地、起豎導彈……一場對抗演練正在進行。“中軍帳”內(nèi),指揮員果敢勇毅,沉著冷靜研判態(tài)勢,向各戰(zhàn)斗單元下達一系列指令。
“點火!”隨著一聲令下,導彈成功“飛天”。演練結(jié)束組織復盤,這個營營長說:“每一次演練,都是一場全新的挑戰(zhàn),只有練強練硬手中‘劍法’,戰(zhàn)時才能托底可靠,萬無一失。”
這個營組建以來,圓滿完成重大演訓任務40余項,成功發(fā)射導彈幾十枚,10余次受到全國全軍表彰,連續(xù)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一級營”,被表彰為“全軍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
走進這個營榮譽室,最顯眼處,一面由中央軍委授予的榮譽稱號錦旗高掛,旁邊是一幅壯闊的“礪劍圖”——從茫茫雪原到大漠戈壁,從深山腹地到北國林海,這個營的官兵仗劍出征,春去秋至、寒來暑往,在大江南北留下一個個實戰(zhàn)化訓練的堅實足印。
一面號手墻上,寫滿了一名名送導彈飛天號手的名字,其中出現(xiàn)最多的是這個營某班班長、一級軍士長何賢達。
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的何賢達精通10多個崗位操作技能,參加編寫20多種專業(yè)教材和40余項操作規(guī)程,帶領全班20多次奪得上級比武冠軍,書寫了導彈精兵的傳奇人生。
“組建之初,面對一系列困難,營里的首茬官兵不等不靠,不畏艱難、艱苦創(chuàng)業(yè),完成‘當年組建、當年發(fā)射’的目標。”何賢達說,“闊步新時代,廣大官兵實戰(zhàn)化訓練步子越走越實,探索形成隨機減員操作等成果,不斷錘煉新的‘東風劍法’?!?/p>
在這個營的一樓入口處,一塊特殊的倒計時牌上寫著一個靜止的“0”字。去年才分配到營里的一名排長說:“它時刻警示著我們,要把每天都當作出征日。”
“00后”的他,剛到營隊報到當天,便來到演練場觀摩夜訓,被全營高昂的練兵備戰(zhàn)熱情深深感染。為了盡快勝任崗位,他白天找到技術骨干苦練操作,晚上加班加點學原理背規(guī)程,兩個月不到就通過了能力認證考核。前不久,在一次對抗演練中,他帶領發(fā)射單元率先完成“點火”。
三級軍士長方存磊所在的發(fā)射單元,一次次在上級組織的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在實彈發(fā)射、演習演訓中當先鋒打頭陣。官兵們把訓練達標當起點,練到極致才算數(shù),在實戰(zhàn)環(huán)境下錘煉操作“零失誤”、數(shù)據(jù)“零誤判”的過硬本領。
“備戰(zhàn)打仗,我們每天要站在新的起跑線,始終保持拉滿弓、繃滿弦的狀態(tài)?!狈酱胬谡f。
時時從“0”出發(fā),向著新目標沖鋒,是這個營的常態(tài)。那一年,當新型導彈戰(zhàn)車駛?cè)氩僮鞔髲d,這個營官兵馬不停蹄地奔上“換劍騰飛”的新路。
二級軍士長謝中華就是其中一位。營隊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高光時刻,他有幸見證;如今,他用實際行動為營隊書寫新榮光。
為了熟悉掌握新武器,他天天圍著裝備學、追著專家問、抱著教材“啃”,還和大家一起研制仿真訓練器材,換型后首批通過發(fā)射號手認證考核、成為首批發(fā)射單元軍士指揮長……前不久,他入選火箭軍首批“三型”軍士標兵,被表彰為火箭軍“四有”優(yōu)秀個人。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我們營官兵參與組成的受閱導彈方隊,光榮地通過天安門。”一次次親手送導彈騰飛的謝中華說,“那一枚枚昂首長劍,就是我們守衛(wèi)和平的誓言?!?/p>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