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成都軍區(qū)駐川某通信團七連指導員鄧強接受人民網(wǎng)記者采訪。(杜天廓 攝)
2008年5月15日傍晚,傷城都江堰,震后78小時。
雨霧迷離的夜色中,已連續(xù)奮戰(zhàn)了3個晝夜的原成都軍區(qū)駐川某通信團時任七連副連長鄧強,艱難地從一座確信已沒有生存者的廢墟上撤了下來,昏黃的路燈下,映照的是他淚流滿面的悲傷臉龐——5個小時前,鄧強接到噩耗:這幾天生死未卜的父親,確信已遇難,遺體被友鄰部隊戰(zhàn)友找到。
2008年,在地震中失去父親的軍人鄧強(中)。
這個忠于職守、忠誠使命的“80后”軍官,地震后一直在距自己家不到1公里的地方搶險救災。此刻,盡管毀壞的家園近在咫尺,遇難的至親尸骨未寒,然而他深深明白,傾覆的座座廢墟下,依然還尚存著亟需救援的無盡生命。朝家的方向緩緩望了一眼,鄧強強忍淚水,又隨部隊急匆匆奔赴新的戰(zhàn)場。
“既然我已經(jīng)沒有了父親,就只能盡可能讓別人不再失去父愛。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我掂得出孰輕孰重?!北M管部隊黨委考慮到他的情況,特批他回家處理后事,但鄧強面對國難大義凜然,回復領導斬釘截鐵。
抗震救災艱苦卓絕,災后重建任重道遠。2008年10月,部隊剛剛結(jié)束救災任務,又立即轉(zhuǎn)入災后重建工程建設。這期間,鄧強僅請假回家陪母親過了一個周末,就又率隊奔赴災后重建施工一線。
都江堰至馬爾康通信光纜重建工程,全長350多公里,途經(jīng)都江堰、映秀、理縣、汶川、馬爾康等地震重災區(qū)。在那里,由于地震破壞嚴重,通信交通不便,生活環(huán)境惡劣,加之余震、雷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不斷,個別官兵一度產(chǎn)生了松懈、畏難等情緒。關鍵時刻,已升任連隊指導員的鄧強激情叫響了“共產(chǎn)黨員站排頭、向前沖”的口號。他一邊給大家打氣,一邊帶領“黨員突擊隊”??小坝补穷^”,有效激發(fā)了全體官兵的持續(xù)戰(zhàn)斗熱情。
野外光纜施工,官兵們天天與堅石、硬土、鐵鍬、鋼釬等打交道,手套是必需品。然而,由于施工當?shù)貧夂虺睗瘢爬|時管道里的積水很快就把手套打濕。戴著濕滑的手套作業(yè),官兵們常常感到有勁使不上。工程進度緩慢,鄧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把手套一脫,大聲喊道:“都把手套摘下來,赤手空拳跟我拉!”指導員一馬當先,官兵們自然個個都不甘落后,紛紛將手套脫下甩開,光纜拉得呼呼生風。沒有了手套的保護,盡管光纜拉起方便了許多,但鄧強和好幾名官兵的雙掌心都很快磨起了血泡,一碰就鉆心地痛。連隊文書心疼他,多次把手套遞上去,鄧強都邊推邊笑說:“為了早日為災區(qū)架通‘信息高速公路’,再多打兩個血泡也無妨!”
先賢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鄧強施工都江堰,亦曾無數(shù)次繞行夢中家園。那些天,他早出晚歸扛著鐵鍬每天帶隊穿行在熟悉的街道上,無數(shù)次路過家住的小區(qū)。母親失去了丈夫,獨撐家庭;妻子見不著愛人,獨守空房……一想起這些,鄧強的淚水就忍不住在眼眶里轉(zhuǎn),然而,帶著一干人馬在外施工的他,最終硬起心腸沒有回過一次家。每天堅守在工地上,他和戰(zhàn)友們一道挖溝破障,埋管放纜,任汗水揮灑、由塵土撲面。只有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他才會悄悄拿出珍藏在筆記本中的“全家福”,朝著家的方向噙淚默默遙望……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不知不覺間,汶川大地震已整整過去了三年時間。沿著三年災后重建的道路一路回望,鄧強欣慰地看到,在那片處處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土地上,由他和他的戰(zhàn)友親手鋪設的“信息高速公路”,正不斷向一幢幢新樓、一座座新城快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