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月8日專電(記者馮源)南派三叔和《盜墓筆記》、流瀲紫和《甄嬛傳》、桐華和《步步驚心》……目前活躍在國內各大主流文學網站的浙江網絡作家多達900余人。7日成立的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將這些無組織的作家們聚合在一起,以促進網絡文學更好發(fā)展。
成長迅猛,“煩惱”有三
“在這個江湖里你們才是英雄?!闭憬∽鲄f主席麥家7日當選為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他笑稱這是個“自取其辱”的頭銜,因為顯得自己已經老了。
“我們建立這個平臺是怕你們被人搶走,肥水外流,流落他鄉(xiāng),是把你們當作寶貝一樣看待,但是寶貝也不是沒有缺陷的,人無完人?!丙溂冶硎?,“希望你們年輕,但是希望你們的作品可以老辣一點?!?/font>
文學觀念平民化、作家身份大眾化、參與主體年輕化、文本載體數字化、流通出版多元化,網絡文學給當代文壇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是也有“成長的煩惱”。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文藝評論家曹啟文就列出了三方面的問題:
質量需要提升。部分作品呈現出商業(yè)模式下快餐文學的弊病,一些作品情節(jié)鋪陳隨意,人物形象游移,結構框架龐雜,文字語言粗鄙,作品總量大、數量多而精品少。
理論評論明顯缺位。創(chuàng)作走在理論評論前面,從事網絡文學的評論家不多,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評價體系有待形成。
網絡作家處于無組織狀態(tài)。大部分作者散落社會,與網絡公司、出版商的關系只是商業(yè)利益的關系,缺少作家的歸屬感和專業(yè)認同。
網絡文學要直面“人間煙火”
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網絡文學評論》特邀副主編邵燕君認為,隨著《步步驚心》《甄嬛傳》《失戀三十三天》等一部部改編自網絡文學的影視劇作品熱播,網絡已經不再是年輕的網絡一代自娛自樂的亞文化區(qū)域,正逐步成為“主流文藝”的“主陣地”。
網絡文學雖然擁有大眾讀者,但還不能稱作“主流文學”,因為它未能承擔起負載中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責任。邵燕君說:“如果網絡文學能在自身發(fā)展中充分調動互聯網的民眾參與力量,積極參與轉型期中國‘主流價值觀’的打造和傳播,則更能為‘榮登大寶’積累資格?!?/font>
“在精彩描寫‘后宮’后,也能以同樣的生花妙筆展示‘前宮’;在暢想仙幻、魔幻中,也學會直面‘人間煙火’和‘布衣形象’;在穿越歷史和朝代時,也能更多地回到‘現代’和‘當代’。”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崎嶸表示,網絡文學創(chuàng)作要與當今時代、世界風云,與人們的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結合起來,反映現實生活、傳播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