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近照
詩人周濤今年出版了一本口述自傳:《一個人和新疆》。
在書中,我們看到多少有點自戀(詩人總是自戀的)的口述者信馬由韁,從自己呱呱墜地一直講到了著述完成時的66歲,也就是2013年。忽而個人家世,忽而社會實況,多半誠實坦蕩,有時不免自視清高、自鳴得意,大致勾勒出了自己的童年印象、青少年成長、上大學、從文從軍、逐步獲得自己的影響地位全過程,也包括對自己戀愛婚姻的回顧檢討。但這部自述,和我們已知的大部分傳記類作品有一個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充分的自我暴露,通過自我暴露也實現(xiàn)了對特定社會歷史、文化心理和人性事實的還原??瓷先ィ娙说奶煨允蛊鋽[脫了說謊與文飾,整個文本呈現(xiàn)為一種難得的社會學與心理學素材。
大部分的自傳都與夢想有關。社會夢,人生夢,追夢的苦痛與創(chuàng)傷記憶,這些似乎能夠?qū)⒁粋€人從灰暗現(xiàn)實的泥沼中拯救出來,藉此完成“樹碑”之意圖,或者“蓋棺論定”。有的傳記寫作,甚至寧愿繼續(xù)把自己藏匿在夢中,以為生命或者是寫作的接續(xù),尚可圓夢,這當然都應予以尊重。但有的人早已醒來,不是追回夢的遺失或殘破,而是以自己的生命真相為鏡子,或者標本,映照出社會的痙攣、歷史的扭曲,包括對自我本性的暴露。
毫無疑問,周濤正屬于后者。
傳記顯示,自記事起他就饒有興味地盯著現(xiàn)實,也就是生活本身,也就是1949年以后的中國社會。從個人、家庭的政治和經(jīng)濟地位,到名利場。或興致勃勃,或傲慢心高,或灰心失落,他對現(xiàn)世的傾情關注,使他無從遭受幻滅之痛,結(jié)果通篇也就無關乎什么苦難和恩怨。當我把讀這本自述的感受講給一位相交近30年的友人聽時,友人擊節(jié)贊嘆:彼所為者,告解也!何種意義上的告解?當然不是基督教那樣的人神交通、寬恕祈求,而是在中國一向就有的在“天地”之間的吁請。這是一種真正的中國人的傳記:幾乎種種的惡都被料到了,苦難的深度也被料到了,但這些都不致讓一個人垮掉。只要懂得以最低姿態(tài)和身段迎擊,知道在必要時降尊紆貴,也就沒有那么大的心理落差了。近現(xiàn)代以來,我們的民族性格中,似乎因外來文明因素而被植入了“天真”的人性觀念,即個體生命的純潔無辜,以及人權(quán)之天賦與神圣。豈知在古老中國經(jīng)驗中,“天真”只屬于嬰兒階段的人類。不過,也正是這種未經(jīng)雕飾、沒有被浪漫的人文面紗包裹的敞胸露懷,又使這位口述者在某種程度上逼近了西方歷史上知名的“懺悔者”盧梭之輩。
周濤1946年出生于山西潞城縣馬場村八路軍總部。請注意,這是一個奇特的搖籃,這種環(huán)境里發(fā)芽生根的種子前所未有,這一代人睜開眼睛看世界,直到他們受教育、長大成人的全過程,正是中國歷史發(fā)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時段。而且,恰如周濤這樣如今被俗稱為“紅二代”的人,在當下的中國社會里事實上正扮演著“中堅力量”的角色。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他們作為“人子”的內(nèi)核與精神氣質(zhì),他們的道德情懷,甚至可能事關這個國家的前景。所以,一個像周濤這樣的個案的自我呈現(xiàn),就有了代表意義。從山西——他至今有親人在那里——到北京,然后在9歲時隨父母遷徙到新疆,在那里上學讀書,舞文弄墨博取功名,然后預備著要“終老天山”的詩人,看上去是在作自我回顧,實際上也從一個極為特殊的視角,展示了社會的發(fā)展進步。這樣的社會生態(tài)和人文景觀,從文獻的、歷史的研究中當然也可以抵達,但從個體心靈的層面,特別是從觸覺靈敏的詩人口中毫無遮攔地說出時,我們?nèi)圆幻鈺庥霭l(fā)生認識論意義上的震驚:國家民族的發(fā)展之計,理想主義式的群眾動員,官民關系、政治與道德的關系的實質(zhì),以及精神資源、信仰渠道的單一匱乏等等,多有出人意表的映現(xiàn)燭照。
父母、家庭的顛覆起落,在他的命運之途中都有鮮明標記。他甚至檢討了自己在婚姻問題上的“政治考量”——通過出身好、社會地位穩(wěn)固的家庭關系確保自己地位的安全。作為詩人而如此的講求實際、如此的不夠浪漫,這些可能會讓某些文藝青年們錯愕。然而,相對于社會歷史細密“肌理”的剖露,“人文”的修辭層面就不那么重要了,這正是具有赤子之懷的詩人才能夠做到的。不僅如此,這種源于感性的“在場”的經(jīng)驗,也讓我們更貼近地獲得了一種關于人性的知識:近幾十年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中,一般人認識的成長建構(gòu)是如何發(fā)生的?在歷史理解、歷史認知的方式被概念化之前,個體那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所謂民族性格,或國民的集體性格、集體記憶,又是基于什么樣的心理學與生理學前提?這些至關重要。
經(jīng)由文學之路,周濤的人生確也達致了某種成功。然而在這部自述中只要講起文學,他都沒有什么好氣。除了約略得意于早期的榮譽地位,比如全國新詩獎等等,其余就不那么客氣了。譬如他發(fā)覺,中國“文壇”中的那點水有些渾濁,當代文學的評價標準也是混亂的,國民的藝術(shù)審美中摻雜了太多外國趣味,千年文脈和傳統(tǒng)卻被斬斷了。他的羞慚則包括了:由于自己的詩歌淵源與聞捷、賀敬之這樣的詩人相關,在“朦朧”“現(xiàn)代”的詩歌修辭煙霧中他敗北了。再就是,自己身在新疆幾十年,大學里學的是維語專業(yè),卻終未能精通維吾爾-伊斯蘭文化的深奧和精妙,也就難以在文學表達中有更大作為。
《一個人和新疆》的出版提醒我們:已經(jīng)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出生的一代人立傳的“高發(fā)期”了。我們能夠看到什么樣的撰述,或許并不僅僅取決于這些人的誠實、客觀之類的品格,但這些人如何面對自己的歷史,怎樣看待自己的生命經(jīng)驗,有沒有勇氣進行自我解剖,乃至自省、懺悔,是值得關注的。因為除了“沉默的大多數(shù)”,除了內(nèi)斂羞澀的士人、知識分子類型,活躍于當代中國社會諸多重要領域,并有可能對這個時代的精神建構(gòu)施加深刻影響的,就要數(shù)擁有所謂“紅色”基因的這個群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