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無當時譽”之事
東晉的謝安因淝水之戰(zhàn)而廣為人知,然而對于江蘇江都的百姓來說,更感念的是他筑埭治水的千秋之功。據(jù)載,為杜絕因旱澇頻繁而導致的莊稼連年歉收,謝安帶領民眾在甘棠以北筑起攔水大堤,時稱“埭”,這種“埭”,“隨時蓄瀉,高下兩利”?!稌x書》評價謝安的這一功績是“在官無當時譽,去后為人所思?!?/p>
北宋熙寧年間,來贛州任知州的劉彝組織人力奮戰(zhàn)數(shù)載,挖出了“作水窗十二間,視水消長而啟閉之,水患頓息”的福壽溝,從而徹底消除了贛州水患。900多年過去了,福壽溝至今還在造福著當?shù)匕傩铡?/p>
無論是謝安帶領民眾筑“埭”,還是劉彝組織人力挖福壽溝,盡管他們都“無當時譽”,但千百年來,人民把他們這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的功績寫在了史書中,刻在了石碑上,記在了心底里。
唐朝的崔戎在任華州刺史時,做了很多“無當時譽”的好事,離任時,當?shù)匕傩斩忌岵坏米屗?,攔在路上,拉斷了他的馬韁繩,脫掉了他的官靴,留下了“脫靴遺愛”的美譽。在古代,盡管對激勵官員做“無當時譽”事沒有具體的考核舉措,但歷朝歷代都注重官員“人過留名”,引導大家多做去后為人所念想的事。比如《說苑》中就說,“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倍傲敝祝褪恰懊妊课磩?,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預禁乎未然之前”。即要求官員“形兆未見”,未雨綢繆,不為一時得失斤斤計較,多為長遠發(fā)展謀篇布局,多做讓后人乘涼的事。
古人云:“政如農(nóng)工?!睘楣僖蝗?,誰不想造福一方?然而,在造福什么的選擇上,有人卻選錯了方向。有的貪一時之功,圖一時之名,追求政績立竿見影;有的好另起爐灶,厭走“老路”,隨意推翻前任規(guī)劃;還有的寅吃卯糧堆“盆景”,透支資源建“地標”,在追求“任期效應”中把造福工程變成了造“負”行動。
有人把干部分為三類:一類是栽樹型,這類干部愛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長遠事;另一類是種菜型,這類干部眼睛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種一茬收一茬,滿足于短期效益;第三類干部是插花型,這類干部重表面文章,善“花拳繡腿”,所做之事沒有根基,難以持久,如瓶中插花,最終只是曇花一現(xiàn)。
“世間的人千萬種,我只鐘情于你這一種?!痹谖尹h歷史上,一批批栽樹型干部被人們鐘情,在人間傳頌。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好干部焦裕祿,到“退休福不享,栽樹二十年”的“草鞋書記”楊善洲,再到“想著自己的人被塵土埋沒,想著群眾的人威名遠揚”的“樵夫”廖俊波,盡管價值標準隨時代方位不斷變化,但不計當時譽、追尋千秋功的為官品格,始終都是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本色。心中裝著人民、心向黨的事業(yè),自然會不戚戚于任上就干出驚天政績,不汲汲于馬上就累積顯赫聲名,就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氣度,就會像山西省右玉縣18任縣委書記堅持植樹造林那樣,一任接著一任干,把政績“寫在山川大地,印在老百姓心底”。
“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一些干部之所以愛“插花”,根子在于政績觀出現(xiàn)了偏差。這種類型的干部,干工作不是從黨和人民的長遠利益出發(fā),而是從一己之私、一時之利出發(fā)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場面上追求轟轟烈烈,效果上希望吹糠見米,為自己提職晉升撈取資本。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碑斍埃臆姟安弊右韵隆备母镎嫱七M,攻堅克難的任務非常繁重,改革的“硬骨頭”也更加難啃。越是在這個時候,越需要各級干部從具體而微的基礎性工作做起,在抓事關戰(zhàn)斗力建設的每一件工作中,既謀一時,更謀萬世;既謀一域,更謀全局。“不努力不行,但急于求成更不行”,只有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才能為部隊長遠建設打牢厚實底座。
(作者單位:68207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