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鳴三省”過除夕,一碗臘肉被毛澤東送給了傷員——蔣介石登廬山,賞大洋二十萬活捉“朱毛”。
如血殘陽中,紅軍撤至四川敘永縣城南七十九公里處的石廂子,已是大年三十的傍晚。這里與貴州畢節(jié)縣大渡鄉(xiāng)和西云南威信縣水田寨接壤。雄雞報曉,三省可聞,故而三地交匯處統(tǒng)稱“雞鳴三省”。當時的石廂子是一個四百人的小村莊,漢、彝、苗人家雜居。地處大山深處,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連除夕之夜的爆竹聲也是稀稀拉拉的。警衛(wèi)員好不容易弄來一碗臘肉,被毛澤東直接送給了傷員。
雨,依然淅淅漓漓。毛澤東的心情也一如陰沉的雨天。雖然在此前的遵義會議上成為了政治局常委,進入了中央核心領導層,但重新出山后參與指揮第一仗就遭重創(chuàng),顯然讓他難以接受。土城戰(zhàn)役,雙方損失均為三千千人。然而在毛澤東眼中,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之際,即便慘勝也意味著失敗,更何況,戰(zhàn)死的紅軍都是經(jīng)歷過千錘百煉的精英,是中國革命的種子——若干年后,毛澤東依然對土城之戰(zhàn)難以釋懷。1956年9月10日,他在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會議上說:“我是犯過錯誤,比如打仗……長征時候的土城戰(zhàn)役是我指揮的。”
與毛澤東此時的心境有所不同,進入人生又一個本命年的蔣介石卻似乎迎來了“剿共”以來難得愉悅的一個春節(jié)。從失守贛南到兵敗湘江,紅軍元氣大傷。在蔣介石看來,既然這支疲憊之師已經(jīng)被他的幾十萬大軍團團圍住,全殲中央紅軍,以消心頭之患,不過只是時間問題了。按照他的“攘外先攘內”的一貫思路,這個春節(jié),他的要務是與咄咄逼人的日本人周旋。2月1日,也就是春節(jié)前的三天,蔣介石就中日“親善”問題答中央社記者問:“此次(1月22日)日本廣田外相在議會所發(fā)表對我國之演說,吾人認為亦具誠意,吾國朝野對此當有深切之諒解?!彼嬲],全國同胞“亦當以堂堂正正之態(tài)度,與理智道義之指示,制裁一時沖動及反日行為,以示信誼?!?/p>
大年初一,蔣介石登臨廬山,與楊永泰、熊式輝等一干大員細商對日外交。大年初六,躊躇滿志的蔣介石在他的廬山別墅“美廬”下達了《重行懸示匪軍各匪首擒斬賞格》:“(一)朱德、毛澤東、徐向前,生擒者獎十萬元,獻首級者各獎八萬元。(二)林彪、彭德懷、董振堂、羅炳輝,生擒者獎八萬元,獻首級者各獎五萬元。(三)周恩來、張國燾、項英、王稼祥、陳昌浩,生擒者獎五萬元,獻首級者各獎三萬元。(四)王宏坤、王樹聲、何畏、孫玉清、余天云、王維舟、劉伯承、葉劍英、倪志亮,暨偽軍團政委、偽軍長等匪首,生擒者獎三萬元,獻首級者各獎二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