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歷史課堂”,往往設在哪里?
重視對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與運用,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稌r政新聞眼》梳理發(fā)現(xiàn),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他主持的中央政治局59次集體學習中,至少有9次就是以歷史為主題?!罢n堂”就設在中南海里。
談到歷史,總書記總是語重心長。在2014年10月就我國歷史上的國家治理進行集體學習時,他說,怎樣對待本國歷史?怎樣對待本國傳統(tǒng)文化?這是任何國家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過程中都必須解決好的問題。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jié)。
△微視頻《領導干部要多讀一點歷史》。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在山東蓬萊市考察時說,“我國古代史、近代史、現(xiàn)代史構(gòu)成了中華民族的豐富歷史畫卷。領導干部要多讀一點歷史,從歷史中汲取更多精神營養(yǎng)?!?/font>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總書記歷次的國內(nèi)考察中,文物保護單位、革命紀念館等歷史遺址是他去得比較多的地方。這是更加生動的“歷史現(xiàn)場課”。以長征主題的革命紀念館為例,《時政新聞眼》曾經(jīng)做過梳理,除了今年到訪中央紅軍長征集結(jié)出發(fā)地江西于都之外,他此前還在紅軍長征的三個重要紀念年份分別到訪長征出發(fā)、轉(zhuǎn)折、會師的標志性紀念地,回望長征歷史,傳承長征精神。
△位于江西省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在國外出訪途中,在主場外交活動中,歷史和文明也是習近平與國外領導人交談比較多的話題。這是視野更寬的“歷史交流課”。今年首訪選在意大利。習近平說,中意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對文明的傳承都高度重視,這是兩國能夠相互理解、友誼長存的根基。歷史無言,卻是最好的“外交大使”。
△今年3月,習近平在意大利訪問期間見證796件套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返還給中國。這是部分文物。
△今年3月習近平訪問法國時,馬克龍總統(tǒng)贈送了1688年法國出版的首部《論語導讀》法文版原著。馬克龍介紹說,《論語》的早期翻譯和導讀曾對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的哲學思想有過啟發(fā)。這部《論語導讀》原著目前僅存兩本,另一本存放在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今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前,習近平與外方領導人先看了一個文物展。在展出的9件文物中,就有斯里蘭卡的國寶級文物——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復制品)。習近平介紹說,當時鄭和船隊所到之處,都會立碑紀念。鄭和的到訪帶去的不是戰(zhàn)亂,而是和平與繁榮。這樣的歷史證物,讓人心領神會。
△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復制品),原碑于1409年制成,出土于斯里蘭卡加勒港,現(xiàn)藏于斯里蘭卡科倫坡國家博物館。(央視記者李錚拍攝)